大家都看到了近些日子許多互聯網公司都不太容易活著,憑借著信息流或許還有一線生機。
騰訊是背靠信息流的大公司,社交軟件的成功讓它做其他產品都開始了"碰運氣"的資本,比如說視頻界的騰訊視頻,新聞界的騰訊新聞,還有騰訊直播,騰訊短視頻,有流量就一定會成功嗎?小編每日都在觀察這些app的存活狀況,有流量“至少不會死去“是小編所得出結論中最真實一句評價。這些產品都是模仿別家做出來的,很難有自己的特點,大家都是順勢而來"借著"用用,從未想過長久的去使用這么一款產品;比如說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就是如此,打開微信和QQ的時候看到新聞,順便看看而已,如果真的要去看新聞,小編莫名其妙的會優先看今日頭條,這種體驗真的很難說清楚是怎么回事。
為什么要死守信息流底線,我認為只要有人流量,始終是會有機會的,另外小編也從其他地方了解到:
1)這幾天一直都在看陜西西陵峽大叔的視頻,就連線下開店的店主也感受到制造業工人在向2-3線城市流去。
2)四川等地的電子廠工人還挺多,一個電子廠就有6萬人,這樣子的數量和規模,讓小編想起了廣東深圳過去也是這樣。但是成本高了之后,廠都開始往內地搬,信息化進程已經快速發展。
3)我相信互聯網終有一天也會被顛覆,屆時到來頂替它的技術可能是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高新技術,不過這時候人才的密度如何還不可而知。多參照些其他發達國家的做法,就能知道機械自動化生產已經是主流玩法。